当前位置: 主页 > 决策咨询 >

茶果间作创特色持续增效惠民生 ——茶园间作薄壳山核桃的思考与建议

此报告内容比较详实,经亚夫同志审阅。薄壳山核桃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很有价值与意义。如可行,请李书记批示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应国根

2015年10月26日

建议很好,请培树同志阅处。望做好研发推广工作。

李茂川

2015年10月28日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碧根果,原产美国,其果壳薄,出仁率高,出油率高,果仁营养丰富,油脂品质超过橄榄油,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其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制作高档家俱、飞机、车轫、钢琴等重要原料。其树干高大通直,枝叶繁茂,树姿优美,具有庭院美化,城市绿化,空气净化的环保功能。薄壳山核桃是集休闲坚果、木本油料、优美景观、优质用材为一体的绿化造林树种,对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坚持生态领先,推进特色发展”和令人向往的“强、富、美、高”新镇江为追求目标。如何寻找推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如何培育新产业、新模式和新的契合点,笔者认为茶果间套是汇聚生态和特色的正能量,为探索一条发挥优势,彰显特点,行稳致远,长效增收提供有益的尝试。本文就茶园间套薄壳山核桃发展潜力、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争当探路者。

一、薄壳山核桃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市场潜力。薄壳山核桃引进中国已有115年历史,却未能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更谈不上产业化发展,主要原因除了认识上问题,主要是初始挂果期长,没有具备嫁接育苗栽培等成热技术,导致它的“身价”一直被埋没。目前我国市场与销售的“碧根果”几乎全部来自美国,2010年进口3.4万余吨,占美国年总产的三分之一,而且还逐年增加。美国《华尔街日报》及其网站于2011年分别发表了“中国需求令美国山核桃身价倍增”。“最近一路上涨,中国人吃贵了美国山核桃,种植者意外赚翻。”这两篇报通揭示了中国人在4年内进口美国山核桃激增了20多倍,使美国山核桃价格比3年前翻了一倍。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肯定要种更多的树。从市场拥有量来看,普通核桃全球年产89万吨,其中中国年产26万吨,而薄壳山核桃全球12万吨,而中国不足20吨,而且两种核桃在果实外形,品质与经济价值也显著不同。普通核桃圆而粗糙,其果仁香纯带苦涩味,每斤市场价10-12元;而薄壳山核桃果形长,果壳薄而面光滑,其果仁香嫩而带甜味,每市斤价30-40元。薄壳山核桃具有明显的市场需求潜力。

2、地域条件。我国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分适宜区、次适宜区、边缘区和不适宜区四类,我市位于一类地区,位于北纬25-35°,东经100-122°的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适于年均15-20℃的环境下生长,与原产地生态条件相吻合。而普通核桃适于13-16℃暖温带与暖带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其次小山核桃壳硬仁少香味浓、产量低,主要分布于天目山系的石灰岩地区。三类核桃地域鼎立,互不争地。江苏在我国引种效果良好,生长结实正常。现存实生薄壳山核桃2万株左右,居全国之首。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公司的种质资源:从美国引进品种51个,国内首选22个,自主筛选优良单株112个,年产富根容器砧木20万株,嫁接苗10万株,已初步形成适合江苏引种基地和示范基地。

3、试种现状。我市薄壳山核桃种植刚刚起步,模式多样。近年来在句容市容北生态园和天王戴庄及金山村茶果间作110亩;旅游观光景观400亩;江苏水土农景公司新建果林近千亩,其中与油牡丹间种的木本“双油”模式200亩;茅山经典中草药培育公司套种中药材165亩,茅迪园林公司和乡土树种研究所新建种苗扩繁基地365亩;丹徒区水台、西林、三泉等茶叶合作社茶果间作450亩。全市薄壳山核桃面积已突破2000亩,其中茶果间作占28%。据调查:句容市发展薄壳山核桃潜力较大,一是茶果间作是首选的“天仙配”;二是林果间作,特别是中幼林抚育和次生林改造;三是城乡的四旁绿化、行道绿化、庭院绿化以及园林风景区、休闲生态园和赤山湖湿地公园等有10万亩发展空间。2012年11月江苏老科协在镇江南山茶林研究所揭牌成立“薄壳山核桃茶果间作科技示范园”,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林科院等在句容张庙建有试验示范基地,这为茶果间作起到了实践导向,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茶果间作优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1、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市现有茶园7.7万亩,其中新植幼龄茶园及需改造的老龄茶园约3万亩均可间作薄壳山核桃。而绝大部分茶园是单植,只在春季采摘1次。根据生态原理和茶果生理习性,两者对环境条件均要保证一定的水分供给。茶树较为耐阴,薄壳山核桃需要充足的阳光。茶果立体复合模式不仅增加了茶园的空气湿度,减弱了高温强光的影响,减轻早春初霜的危害,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有利于不同根层充分调节土壤中营养结构的循环利用,而且有利于扩充生态空间和单位面积的生物容量,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的植物相,天敌在生境中维持自身种群的发展而有效制约害虫。因此,采用茶果复合栽培是整合生物资源,丰富空间利用,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茶果双盈的可行途径。

2、守住粮油安全的红线

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五千亩以上茶园乡镇有丹徒上党镇、句容下蜀、茅山、天王镇和丹阳司徒镇,茶叶专业合作社上百个,这为茶果间作规模化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茶果间作是果随茶走,根本不动用耕地,尤其是粮田这条红线。同时如间作3万亩薄壳山核桃,相等于增加3万亩油菜,约2000吨产油总量(盛果期亩产核果150-200公斤,出仁率55-60%,出油率70%,可榨油60-80公斤),更重要的是改良了食用油结构,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我国是传统的大豆、油菜籽的食油大国,每年要花5000亿美元进口食用油和油籽,对外依存度超过60%,有一半以上为转基因油。作为不甘“油命外落”的中国人,期盼通过发展木本油料实现国人未来的更营养、更安全、更可靠、更放心的筑油梦。由此,近两年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下文《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发展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等指明了方向。

3、增加持续增长的途径

我市茶园大多分布于经济薄弱的革命老区,是茶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茶园种植对茶农增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国家对“三公”经费的压缩,南方茶叶上市早,流通快的冲击,加之劳动成本和生产资料不断上涨的压力,又无法通过产品传导,由此,很多茶场主被动调整产品结构,将高档茶比重下降10%左右,销售价格下降20%左右。如何破解收益下降和成本上涨的双向挤压?推广茶果复层模式,将赋予茶园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将激活单一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帮助农民致富的“摇钱树”,无疑是一项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的高效模式。据测算:每亩茶园间作薄壳山核桃8-10株,5-7年每亩产果30-40公斤,产值1500-2000元;8年后进入丰产期,每亩产果80-100公斤,产值4500-6000元;15年后进入稳定高产期,平均每亩可达150-200公斤,产值可望超万元,其经济寿命长达80年之久,可谓一年植树,百年受益;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其茶果间作特色鲜明,绿色转型亮点突出,发展空间前景广阔,持续增收潜力巨大。与革命老区的扶贫致富计划高度契合。

三、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随着近年来薄壳山核桃不断升温,引种百年没有解决的初始掛果和丰产期长的难题正在被攻克,适合本地种植能授粉结实的配置品种也得到了认证,并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和政策上的支持。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由于资源利用尚起步,有些生产经营者急功近利,偏重于开发,缺乏科学和前瞻意识,对生产基础、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和研发目标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资源开发离产业化利用还有相当距离。二是由于研发滞后,有些科研成果停留在少数科研部门,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到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如何实现早期丰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部分建立的茶果间作示范基地,从建园开始就应考虑到诸如立地条件,灌溉设施,授粉树配置等,而一些园区株行距设置过密,导致今后果园过度郁闭而影响到茶园发展。有的生产者因嫁接苗价高而选用自繁自育实生苗,不按授粉品种配置。四是有些不法商贩乘热炒作,实生苗冒充嫁接苗,用伪劣种低价抛售。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移植成活率低和华而不实,甚至十多年不结实的隐患。五是创建薄壳山核桃标准园建设,一次性投入较高。如江苏(句容)水土农景公司新建的基地上千亩,包括土地租赁、购容器嫁接苗、生产资料、修复道路、喷灌设施、机械作业及劳动用工等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继后仍需创建育苗中心、购置农机具、完善设施装备、产品加工车间以及引进人才等,而产品要等2-3年才初见效,8年以后大见效,资金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建议:

1、实行“政府倡导、市场引领、科技服务、示范带动”的发展方针。当前尤其需要政府倡导,确立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民生为本,持续增效的观念,把产业项目作为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要加大推介力度,将薄壳山核桃列入农民收入倍增和扶贫开发计划。茶果间作是一项产业化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协作组,调查研究,全面规划,整合资源,整体统筹,明确目标,措施到位,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2、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延续财政补助年限。建议在项目实施区原有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增加薄壳山核桃的内容,并要增设专业协会。百年树人,负重致远,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创新驱动,增创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支撑队伍。为了少走弯路,多走捷径,要加强与“产、学、研”协作,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大力推进标准化建园、规范化育苗、园林化管理、集约化栽培、产业化经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由于该项目始果期至少在三、四年内没有收益,而一次性投入较高,因此建议在我市发展茶果扶持政策:“镇江市特色经济发展——一村一品项目”其中的特色园艺补助标准能延长到4年。

3、支持容器育苗嫁接扩繁基地的建设。薄壳山核桃的扩繁年限长,亦是百年引种难以推广的瓶颈,需要具备多品种的配置,确保能授粉结实,并通过容器育苗、嫁接,确保成活率,从育苗到嫁接、移植1株中等苗需要4-5年,如每亩种植10株,购苗成本就3000元。建议通过优选并具资质的育繁中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加强督查,坚持问题导向,防患于未然,严把种苗关,做到统一调供,优惠供给。

4、将薄壳山核桃产业相关的技术开发纳入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重点支持。通过科技开发和创新驱动,以市场化方式把“亚夫在线•联盟”融合贯通,不断完善产销对接与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力争在三五年内经有关专家集成和论证,努力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茶果高效间作栽培模式和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规程,并注重打造地方品牌,推进产业提档和“绿色掘起”。

老专家协会杨金龙、陈武生、李志琪等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好。薄壳山核桃是一个在我市丘陵茶园可以大力示范推广的木本油料树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和镇江农科所的同事们,就注意到了薄壳山核桃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价值和意义,做了一些引种及试验,近10年来,镇江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糜林研究员在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和大幅度提早挂果的丰产栽培技术,如配置授粉品种、修剪、施肥、生长素调控等技术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具体指导的常州市新北区金土地公司果园(紧邻丹阳),去年6年生树,最高株干果产量达到了6公斤,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可以说薄壳山核桃在镇江的栽培技术已经接近成熟。但是点的技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还需要通过多点的实践给予充实提高,点的成果向面上的推广,还需要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目前生产上出现的工商资本将薄壳山核桃作为一个逐利的亮点,盲目圈地大面积种植现象,带有较大的风险,很容易伤害农民的利益,并不是我们赞同的。另外还有一个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预期收益估算问题,当前的价格是用调味料加工的零食碧根果价格(其实碧根果的本来味道与普通核桃相比差异并不大),此类加工零食一般旺销一段时间以后,味觉疲劳,销量很可能会下降,再加上今后国产原料多了,也会使价格下降。零食碧根果毕竟与替代进口食用油的国家政策目标并不相符,所以当前零食碧根果的价格不可能是今后大面积种植的市场价格。这也是规模投资者需要认真考虑的。

为此我赞同老专家协会杨金龙、陈武生、李志琪等同志的意见,在加快完善薄壳山核桃大幅度提早挂果丰产技术的同时,引导茶农在茶园间作试种,逐步扩大示范,条件成熟后大面积推广。除了茶园间作外,还可以农牧结合,在薄壳山核桃园里种牧草养鸡、鹅,推广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柿园种草养鸡生态高效农业新技术,使薄壳山核桃正式投产前也能获得相当的收入,收回当年成本,同时改良土壤。

以上供参考。

——赵亚夫

 
  • 责任编辑:江苏省老科协
  • 阅读次数:717
  • 关 键 字:

  • 欢迎关注江苏老科协微信公众号